馬可福音9.30-37 一、耶穌再預言自己的死(可9.30-32,太17.22-23,路9.43-45 ) v.30-32他們離開了那地方,經過加利利,耶穌不願意任何人知道他的行蹤,「因為」耶穌將對門徒教導受難與三日後復活的道理,但門徒還是聽不懂耶穌得意思也不敢問。「被交在人手裡」:可能是指「被猶大出賣」或「被上帝交付給祭司」。「不明白」:原文顯示門徒「繼續不明白」耶穌說的話。「不敢」:原文顯示出「持續不敢」的意思。耶穌受害的事是上帝整個救贖計畫中最難明白的奧祕之一,門徒此時尚未領悟、不明白是可以理解的。 討論與分享: 1. 門徒不明白耶穌所說將受難、復活的意思,但為何不敢問?
二、誰最偉大(可9.33-37,太18.1-5,路9.46-48) v.33-34門徒在往迦百農的路上「持續地爭論」他們之中誰該居首位的事。進屋子後耶穌問門徒:「你們在路上爭論些甚麼?」 他們都不作聲。在當時猶太人的宗教和社會中重視居首的位子,這類的爭論是很平常的。但當耶穌談論他將受難的說話後,而門徒關心的卻是誰居首位的事,就突顯出他們的心態。 v.35耶穌卻對要「居首位者」有獨特的看法:「誰要居首,誰就得居後,作大眾的僕人。」意即謙卑、願意服事人的人才可以當領袖,耶穌的教訓恰好與門徒以及一般人所接受的觀念相反。 v.36-37接待小孩子和「作大眾的僕人」基本上都是表達謙虛的態度與精神。人可能在各種不同的情況或動機,表現出服事人或接待人的行為。耶穌強調若是為了耶穌的名而作的話,就是接待耶穌本身。接待耶穌也就等於是接待差他來的父上帝。這種父與子合一的思想可參閱:約翰福音5.19-23、8.28-29、12.44-46、14.9-11。
討論與分享: 1. 門徒聽了耶穌會受難的預言後,為何還在爭論誰要居首位? 2. 按照耶穌的觀點,何種人在上帝國裡才算是位份大的人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