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tle: 耶穌受洗
Scripture: Matthew 3.13-17、Acts
10.34-43
前言:
1月6日的顯現節(Epiphany)本是紀念耶穌出生、受洗和第一個迦拿婚宴上神蹟的日子,目的是要證明耶穌是拯救者,幫助信徒記得上帝的愛與恩典,追求靈命的更新與成長。
今天是「耶穌受洗日」(Baptism of Lord Jesus),從顯現節分別出來有特別的神學意義。耶穌為何要去受洗?耶穌受洗的意義及洗禮對咱的意義。
一、耶穌受洗(太 3.13-17、可1.9-11、路3.21-22、約1.29-34)
約翰清楚知道耶穌彌賽亞的身分,認為耶穌不需要悔改,也不需要從上帝來的赦免,他阻止耶穌的要求,認為應是他自己受耶穌的洗禮。
馬太這句話,「諸般/攏總的義」意思是咱按呢作是順服上帝的行為。猶太文學用「鴿子」象徵聖神/靈,猶太人認為彌賽亞來臨必會將聖神灌沃佇人間。
「此個是我疼的子」公開宣佈耶穌是上帝所疼的子,引自詩篇2.7上主對我說:你是我的兒子;我今天作你的父親。這話被解釋是指彌賽亞。
「我所歡喜的」引自賽42.1,用先知以賽亞書中耶和華僕人的圖像(賽42.1、44.2)描繪耶穌是上帝所遴選來完成祂計畫、拯救世人的使者。
二、信息與省思
耶穌要受洗嗎?為何要去洗禮?在舊、新約兩約之間,漸漸發展出其他宗教信仰的人要轉入猶太教需要接受洗禮,洗禮是一種儀式。
施洗約翰呼召猶太人要悔改、受洗,意即轉身、回轉向上帝。但耶穌是上帝的兒子,他不必為了悔改來受洗,也不需要上帝的赦罪。
約翰‧加爾文(John Calvin)《基督教要義》(Institutes
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):耶穌受洗禮是為著咱人的緣故。
耶穌受洗是認同世間的人,祂本有上帝的形像,道成肉體謙卑出世成為人,作咱的兄弟,有人的款式,他作人所作的事,承受世間的艱難,顯示出上帝的疼/愛。參閱:腓2.6-8。
耶穌受洗是順從上帝的旨意,來盡諸般/攏總的義(太3.15),猶太人的傳統認為彌賽亞會帶來上帝的義
。約翰也順從耶穌的要求,耶穌受洗就是成就這應許。參閱:耶23.5-6。
約翰見證耶穌得到聖神,是上帝的兒子,將來要用聖神為人行洗禮,宣告耶穌是彌賽亞的身分,開始祂傳道的工作。參閱:約1.29-34,太28.18-20。
洗禮的信仰問答:
1、你有相信上帝做你的天父,耶穌基督做你的救主,聖神做你的保惠師?
2、你有誠實的反悔你的罪,也信靠耶穌基督救贖的功勞?
3、你著倚靠上帝的恩典,盡力服事祂,一世人行佇上帝的道路,盡信徒的本分。你有決意欲按呢?
耶穌得到上帝所賞賜的聖神和能力,見證上帝對世間的疼,為著世間人被釘佇十字架上,第三日上帝使祂復活,給信祂的人有權柄成為上帝的兒女。參閱:徒10.34-43、羅6.3-7。
結語:
耶穌基督完全的順服受洗,作為信徒的榜樣。信的人以認罪、悔改,接受洗禮回應上帝恩典,與耶穌基督同死同復活,與上帝和好,脫離罪,有新的生命。